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若尔盖 / 文化旅游 / 旅游景点

九曲黄河第一湾

发布时间:2019-11-28
字体:
访问量:
分享到:


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下的黄河,自西向东,迂回曲折,一路斗折蛇行,流经若尔盖唐克镇索格藏寺前与白河汇合,形成S”型黄河九曲第一大湾奇特天下的自然风光,形如祥龙逐日,在天水相连、百花争艳、百鸟争鸣的原生态草原,与古寺白塔,相伴相依,交错点缀,风雨同舟,千年流芳。

在这里,听不到黄河的惊涛拍岸,见不到黄河的浊浪滔天,映入眼帘的是一条飘落于碧绿翡翠草原的神女丝带,它既不失少女的柔美,又彰显出黄河与草原的磅礴大气,让人遐想联翩。时至春夏,满目新绿,鸟语花香,水鸟翔集,牧歌悠扬;季到秋冬,天高云淡,遍地金黄,白雪皑皑,银装素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九曲黄河千里封,熔金草原万里雪。

千年眷恋、生死相依,停不下前行的脚步,在古寺白塔前白河一路前行,留下了九曲草原千古不朽、爱的传说。

相传,黄河源头的阿尼玛卿雪山有两个可爱的女儿,大女儿叫“玛曲”(黄河),小女儿叫“挚曲”(长江)。姐妹俩遵照父母的旨意,姐姐从巴颜喀拉山沿中华大地的北边奔流,妹妹朝南边流淌,姐妹俩约定在大海相会。妹妹天真而单纯,一走出家,一路不回头,不犹豫,穿山崖,走峡谷,跨丛林,破天险,经三峡,越平川,勇往直前,直奔大海。

姐姐懂的事比妹妹多,加之正处少女情窦初开之龄。她汇千溪、纳万涧,出“扎陵湖”、“鄂陵湖”,越过荒原。当她进入若尔盖唐克草原时,看见了屹立在东南方的岷山主峰(松潘黄龙)“夏旭东日”(雪宝顶)山神(雪宝顶属藏区本波教七大神山之一,素有“东方的海螺山”之称)。这位英俊威武的少年吸铁般地吸住了黄河之心,于是,她情不自禁、身不由己地回转身,折向东南,朝心爱的白马王子走去……父亲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于是提醒黄河姑娘,说:“女儿,你再不能朝前走了,如果再前行,就和妹妹走在一起了。”姑娘低着头,脸红心跳,生怕自己心中的秘密被父亲发觉,装作什么也未发生且含糊地对父亲说:“和妹妹走在一起那不是更好吗?我非常想念妹妹,早就想与妹妹一起携手奔向大海,不就省了好多时间和事吗?”

父亲阿尼玛卿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心想“女儿已陷入爱情之泥潭,应及时唤醒她。”于是慈爱而又威严地说:“姑娘,你不能随心所欲哦!如果你俩姐妹走到一起,居住在西北大地的华夏儿女不仅无水可喝,且干裂的土地用什么来浇灌呢?更为严重的是他们将永远遭受旱魔的折磨,家破人亡,流离失散,万物生灵也得不到甘露的滋润,将会彻底枯死而绝灭。”

父亲及时唤醒了女儿,温柔善良的黄河姑娘虽然坠入情网,深深地爱着雪宝顶王子,但她深明大义,忍痛割爱,为了西北土地上千万兄弟姐妹世代不遭受旱魔的折磨,为了西北大地不变成一片荒漠,为了拯救万物生灵,为了滋润西北大地良田沃野,使这片土地富饶美丽,她含情脉脉一步九回头,且携白河为伴奔向西北。由此,在唐克草原形成荡气回肠的天下黄河九曲第一大湾独特自然的壮美景观。可谓“万涓成水汇大川,千转百回出险滩。滔滔长流济斯民,力发黄河第一湾。”之诗情意境。

还有一种传说。黄河母亲,从青海巴颜喀拉山急匆匆地沿青藏高原西北部,一路斗折蛇行,历经千难万险,受尽千辛万苦,寻找失散多年的女儿。当她走到唐克草原时,看见了与父亲阿尼玛卿雪山结拜为兄的(松潘黄龙)雪宝顶神山,于是就问阿克(叔叔):“尊敬的阿克,我是阿尼玛卿雪山之女黄河,来此是为了寻找多年前,被妖魔抢走的女儿。我顺青藏高原一路找来,未见她的踪影,今天在此见到慈祥的阿克,斗胆向阿克打听一下,是否见过我失散多年、心爱的女儿?她叫‘嘎曲旺姆(白河姑娘)’。”言毕,黄河从怀中取出洁白的哈达,高高举过头顶,毕恭毕敬的献给阿克……

自从离开巴颜喀拉山后,黄河马不停蹄,星夜兼程,日不思食,夜不入眠,心中只有思念女儿之情,那有食欲?怎能入眠?因遇见了阿克,且倾诉了心中眷念女儿之情,这位伟大的母亲沉重的心灵稍稍得到释放,在绿草如茵的唐克草原静静地打了个盹。隐约听见阿克说:“宽厚而善良多情的‘玛曲旺姆(黄河姑娘)’你的女儿‘嘎曲旺姆’几年前被雪域狮子觉如(格萨尔王)从妖魔宫中解救出来,并认作干女儿,后经英雄格萨尔王的介绍,嫁给了力大无比、憨厚诚实的‘墨曲(黑河)’王子,他俩结为夫妻后,生有一美如天仙般的女儿,叫‘若盖旺姆(若尔盖姑娘)’,十五天前她的婆婆带着孙女,到圣地拉萨朝圣去了。在离你不到1千米的西南方有一条祥龙逐日般的河流,其沿岸生长有成片的红柳林,那就是你女儿‘嘎曲旺姆’的家园……”

黄河被一声炸雷惊醒,放眼望去,只见红柳,却不见河流。于是就左看右找,毫不顾忌地朝西南寻去,果然见到了朝思暮想、牵肠挂肚、风姿卓绝的女儿……

母女俩久别重逢,诉不尽眷念之苦,道不完离别之情,表不尽喜悦之心。因此,黄河与白河在唐克草原形成了令世人惊叹的绝世美景。

由于母女欢聚,欢天喜地,黄河忘记了下游的生灵无水可喝,土地干裂,阿尼玛卿父亲立即旨意黄河“别再与女儿柔情飘然,狂欢玩耍,速去下游拯救万物生灵和土地。”黄河不敢且不能违抗父亲旨意,带着女儿(白河)和女婿(黑河)共同朝西北流去……

黄河的重要支流白河,发源于红原县境内的嘎哇达则,逶迤天至。沿河两岸红柳成林,婆娑多姿,层次分明,错落有致;锦鸡野兔隐遁其中,在惊顿中,探头张望,轮流放哨,刺探敌情,其乐融融;水鸟翔集,锦鸡、黄鸭、野兔、黑颈鹤济济一堂繁衍生息;且在唐克镇索格藏寺前流入黄河,与黄河结伴婉蜒折西北而行。天连草,草连水,水连天,仿佛验证了九曲草原上世代传说中白河、黑河的不朽爱情,她俩含情脉脉、相偎相依、相亲相爱,与黄河母亲携手相伴奔向西北天边。

索格藏寺:古老不朽的传说必然有它存在的永恒价值。正如在藏族人民心中圣洁、崇高的藏传佛教文化那样,以其行善、积德为最高宗旨,影响和教育着一代又一代优秀的藏族儿女,勇敢坚强,淳朴行善,保护自然,尊重生命。屹立在九曲草原的索格藏寺就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应运而生。气势恢宏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索格藏寺与黄河、白河相依相伴。寺院全名“索格藏扎西钦林”,意为“索格藏吉祥大乘州”。第一世活佛索母嘎居瓦罗丹增嘉措和第二世活佛均为蒙古人。尚如有缘聆听寺院活佛的劝世经文,使你情不自禁领悟人与自然,功利与生存的真谛,有种超越自然,归真返璞之感。该寺面水背山,建筑宏伟壮观,各殿陈列附金、银、木、泥质佛像、神像千余尊;辉宏的殿堂内佛像精致;大小不一的转经房及错落有致的僧侣居所,围绕主寺星罗棋布,似如世外桃源美丽乡村。

据传在唐克草原有个强大的藏族部落。后来,从很远的地方游牧来了另一个部落的许多人,当地人称他们叫“索日”(蒙古族)。这些蒙古族人一来,草原更加兴旺了。

藏族人和蒙古人在这片草原上共同放牧、生活,他们互敬互爱,关系十分融洽,就像亲兄弟一样。其中有两户是邻居,一家是世代居住在这里的藏族,另一家是多年前迁来的蒙古人家。不论出远牧、搭帐篷、放牛、挤奶,还是杀牛、宰羊都你帮我,我帮你,两家关系特别好。

藏族人家只有俩老伴,膝下无儿无女,老俩口总觉得少点什么。蒙古人家儿女多,显得热闹富有。

有一天,藏家主人放牧回来又与蒙古人家坐在牛粪火堆旁,熬起奶茶,拉起家常。藏族老人将藏在心底多年的愿望,告诉了蒙古老人,提出想抱养他家的一个儿子,一来今后有个寄托和希望,二来身边也有个使唤和依靠的人。蒙古老人早有同样的想法,只是不好开口。为了藏蒙世代友好,今见藏族老人提起,就一口答应。藏族老人于是抱养了蒙古族家的一个小男孩,并取名叫索母嘎居(蒙古族的男孩)。

自从有了儿子,藏蒙两家更亲热了。藏族老人十分疼爱这个男孩,将蒙家儿子当作自己心上的肉,对他充满希望。孩子稍大点,就把他送到西藏去求学。

索母嘎居到了西藏,在高师的培养下,学到了满腹经纶,经过答辩,考上了“格西”(藏传佛教之学位),又升为“堪布”(藏传佛教最高主持人),都尊称他为“布克瓦”(知识渊博的人),且在西藏很有名气。

不久,索母嘎居回到了唐克草原,建起了第一个寺院,并成为该寺的大喇嘛。索母嘎居宣扬佛法,祈福治病,为人消灾,送灵归天,深受群众爱戴;寺院香火旺盛,布施者不断。后来,蒙古人家要迁回老家去。藏族人家依依不舍,大家恳求蒙古人家把索母嘎居留在唐克草原,蒙古人家同意将索母嘎居留在唐克草原。一百年后,索母嘎居圆寂了,人们将这座寺院称为“索藏”(向蒙古族要的儿子),此后历代转世活佛都叫“索藏喇嘛”。

河曲马:即黄河、白河相汇之“河曲”地带所产之马,亦称乔科马,与内蒙古三河马、新疆伊犁马并称中国三大名马。它以四川若尔盖县的唐克索格藏一带为主要产地,后繁衍到甘肃的玛曲、碌曲等地。因其分布区处在黄河与白河相汇的河曲地带,这一地域水源充足,水质好,土壤肥沃;夏秋水草丰茂,牧草中除禾本科外,豆科作物非常丰富,天然好牧场;冬春冰雪覆盖,气候寒冷,具有挑战性。多样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河曲马高大结实、背腰平直、负重持久、运步轻快和耐粗饲、耐寒暑,抗病力强的优点

“河曲马”其头稍显长大,鼻梁隆起微呈现兔头型,颈宽厚,体形结构匀称,耳长敏捷,躯干平直,胸廓深广,体形粗壮,四肢关节筋腱发育壮实,繁殖性能好、遗传性稳定,性情温顺,气质稳静,对高寒多变的气候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具有绝对的挽用马优势,可日行百里。持久力较强,疲劳恢复快。特别以善走沼泽草地而著称。役用性能颇佳而享誉骑兵与各地农牧民。适应高原气候。经产区牧民群众的选择培育,将索格藏马和嘎基卡马两个优良品种融为一体。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国家在唐克建立国营牧场,引进苏联卡巴金马进行改良。1969年唐克国营牧场命名为“白河军马场”,重新调整马群,组建新的核心群,在全国军马比武大赛中多次夺魁。

    河曲马是中国古老而优良的地方马种,古代常以河曲马作挽乘、贡礼、征战之用倍受历代文臣武将青睐,屡屡立下赫赫战功,唐代大诗人杜甫曾以“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的诗句对其大加赞美!据考证:“秦始皇兵马俑的马有河曲马的血统和体征”,即秦战马主要是河曲马,可见河曲马为秦国统一六国、纵横天下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传很早的时候,唐克草原有个土官,名叫索格藏。索格藏土官有上千匹马和上万只膘肥体壮的羊,很富有。其家里有个奴隶,家中很穷,只有一匹很瘦的母马。开春了,奴隶家里的这匹母马瘦得剩皮包骨头。

奴隶经常将这匹瘦母马关在里喂草。有一天深夜,奴隶仿佛听到有两匹马的声音,一连很多天,夜里他总觉得有外来马的声音,奴隶就穿好衣服到马圈去看,却什么也看不见,他觉得很奇怪。

有天夜里,下了场春雪,奴隶不放心他的瘦马,准备去给它再喂点草,突然他看见一匹头大、胸宽、蹄圆的枣红马跃过墙,钻进了瘦马的草。这时他家的母马就发出“唋唋”地叫声,两匹马好像老朋友似的又说又笑。过了很久,天快亮了,这匹枣红大马又跃过墙走了。奴隶紧紧跟着这匹枣红马,想去探个究竟,看是哪家的马。但是这匹马不是索格藏家的马,也不是其他牧民家的马。他看见枣红马直奔黄河边去了,最后跳进黄河不见了。

一年后,奴隶的瘦母马产下了一匹雄性小马驹,这匹小马驹生下来就敢到黄河里去游泳,奴隶看到小马驹与那匹跳进黄河的大枣红马一模一样,心里很高兴。周围的人都说奴隶家瘦母马生下了龙驹。

这件事被土官索格藏知道了,就派人到奴隶家买这匹小马驹。说买还不如说要呢,给了几个银元就把这匹小马驹牵走了。

小马驹到了土官家,见风就长。土官家的上千匹母马都与这匹雄性马驹交配,都生下了与小公马一模一样的枣红马。从此,索格藏土官家有了远近闻名的好种马,人们都叫这种马为“索格藏马”。

此后,生活在唐克草原上的牧民,家家都养起了索格藏马。从此,这种马就在唐克草原上发展起来,家家户户都有了,远近的人又叫这种马为“唐克马”。因这种马源于黄河,属黄河之龙驹,人们又将这种马称之为“黄河马”。1954,国家正式将这种马命名为“河曲马”。

据传少年格萨尔受其阴险狠毒的叔父晁通的迫害,历经艰难,从长江上游的阿须草原来到黄河上游的如其山下,找到了马中之王河曲神驹。他骑着这匹神驹,在岭国的赛马大会上力挫群雄,登上了岭国国王宝座。为了光明和正义,为了雪域人民的美好生活,格萨尔骑着河曲神驹,踏坎坷,降恶魔,征战南北,叱咤风云,演绎出世界上最长、最宏伟的英雄诗篇。

甲木卡(汉式城堡)古城遗址:距索格藏寺以东2公里、白河东南50米、黄河第一大湾3公里处的甲卡坚山上,有一座被岁月之尘淹没了的唐克古城址即“甲木卡(汉式城堡)”。此城据若尔盖县文化馆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登记表《古城址》一书记载:“唐克古城址平面城长方形,东西长285米,南北宽150米,占地面积42750平方米。四周墙基明显隆起,中心呈字形,西、东、北三面均有35米的护城壕,北高南低……”

据当地德高望重的老年人说,在这块风水宝地上修建的城堡是“黄河湾霍尔国”的一个李姓汉族大臣所建,并给当地带来农耕文化和民间手工艺(手工业),号召白河、黄河沿岸游牧民族种植青稞、油菜、亚麻、马铃薯、蔬菜等农作物和经济作物;带来的民间手工匠人,主要制作农牧业生产工具和牧民生活用品及刀矛……

据说该汉族大臣聪明无比、脾气暴躁而凶险,且非常善战。集人与神为一身的格萨尔王率领大军来到黄河、白河边,经与李氏初次交锋,试出此人不仅智谋高超,而且武艺过人,不宜硬战,只能智取。于是格萨尔王就变成一只梅花鹿经常出没在白河、黄河岸边的草地上玩耍,引诱李氏王子前来捕杀。果然李氏上当,立即骑上河曲骏马,叫士兵打开城门,直奔梅花鹿而去……说是迟、那是快,格萨尔王乘李氏不备之时,用弓箭将其射死。从此格萨尔王统领了黄河草原。

悠扬的牧歌荡漾在梦幻般的黄河第一湾,美丽神奇的传说,在这里千古流传。相传这里是“岭国”富饶美丽的家园,这里是格萨尔降妖除魔征战之地。

相传,格萨尔通过赛马当上岭国国王后,首先感觉对其最大的隐患是占据黄河第一湾风水宝地的霍尔国,该国属岭国之敌国,犹如插入岭国之腹部的一把利剑。于是格萨尔决定与霍尔国在黄河第一湾决战,在黄河第一湾南岸的如其山上,支起若干口大锅炼铁,制作刀矛。对垒黄河两岸的双方军队,将各自沿岸的石头全部捡来用作烧饭用的锅庄石(俗称三块石头顶一口锅),因此至今黄河第一湾两岸很难看见大块石头。经几十个回合激烈战斗,格萨尔打败了霍军,将其残敌赶至黄河第一湾下游的甘肃境内,岭国统一了黄河第一湾广袤的草原。

红色文化:193593日,红军长征过草地的左路军一部,遵照毛泽东在巴西致电给驻扎在阿坝县的张国焘,要求其率领左路军全体将士与巴西、阿西(茸)、求吉的右路军会合,同道出川北上的指示,来到“嘎曲”(白河)岸边,因河水上涨,无法渡河而返回阿坝。1936712日、730日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的大部分将士三过草地,从阿坝县的贾诺翻山到达唐克镇索藏村境内的白河姜壤(柳林)渡口,驾牛皮舟渡河;红军总司令朱德渡河后在河边住宿3天,等待与红军总政委张国焘汇合后一起向巴西、求吉一带进发。

历史岁月之长河,永远铭记着“嘎曲”河畔红军将士“三过草地”这段感天动地的悲壮行军……

在一个神话变成现实的地方,在一个现实中永远属于神话景致的地方,在一个不是天堂、胜似天堂的地方,在一个“牧歌空中扬,骏马草上飞”,能让心灵疲惫之躯,瞬间得到自然释放的地方。尤以全国三大名马——河曲马、格萨尔王传说、唐克(甲木卡)古城遗址、藏传佛教文化、红色文化、安多藏族民俗文化、河泊湿地文化、民俗风情、生物多样性、牧民新村等独特的原生态自然景观、人文景点、神奇传说、古遗址与蓝天绿地共同构成天人合一的生态屏障和人文奇观。

真是:黄河天来落草原,百转千回至此还。蓝天绿地白云间,逶迤蜿蜒融白河。百年古刹索藏寺,桑烟缭绕抵天边。河曲神驹踏风驰,英雄史诗格萨王。东汉古址甲木卡,农耕文化播文明。茶马古道传友谊,马背文化承千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