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若尔盖 / 文化旅游 / 民俗文化

藏戏

发布时间:2021-05-20
字体:
访问量:
分享到:

藏戏,藏语为“郎塔儿”、“罗吉”或“逗嘎儿”,即“传纪”。它是以历史、宗教、民间神话传说等内容为创作题村编排上演的藏族地方戏种。县内藏戏源于甘南藏族自治州的拉卜楞寺。

解放初期,县内藏戏由寺院僧侣排演,“文化大革命”期间中断。1978年后,在县文化馆的支持下,藏戏团、队相继恢复和建立。若尔盖藏文中学业余藏戏团率先编排藏戏并搬上舞台,他们大胆改革藏戏,拓宽思路,促使传统戏和现代戏并茂。州、县文化主管部门大力扶持和资助藏戏演出。

演出程式:藏戏演出分为开场戏、中间戏(正戏)、尾戏三大部分。早期藏戏在室处演出,形成隆重节日气氛。演出前要举行“桑祭”(即烟祭)仪式,念经敬神、耍狮子、跳神舞,组织者宣布纪律,讲解藏戏内容。由寺院演奏乐曲三遍方进入正戏。现藏戏已传入民间,穿插歌舞,在院坝或舞台演出。

艺术处理:藏戏是歌、舞和剧的综合艺术。传统藏戏表演技艺一般是身、语、意三个方面。“身”,分为媚态、美态、丑态三身段;“语”,分为嬉笑、威胁、猛厉三口技;“意”,分为悲悯、愤怒、和善三心技,技艺要求注重外部形象与有感情的语言,展现剧情内容,唱、念、做、打烘托剧情。不同角色有不同性格,艺术处理大致要求是,国王“甲洛”:举止文雅、庄重;大臣(伦波):文臣温和高雅、武将粗犷;僧侣(更登巴):多宗教仪轨举动;王妃(真姆):柔和高贵;侍从(夏西巴):奴颜屈从;士兵(玛米):灵巧、干练;邦米(臣民):朴实厚道;神仙(拉德):飘摇变化、动作不定;鬼怪(都德):杂乱跳跃、戴面具;动物(索卡):模仿禽兽动作,戴面具。

藏戏演技:多受宗教神舞“跄”、唐卡形象、雕塑造型文化影响。讲究手法、步法和眼法。实物道具表演,以生动形象为主,注重象征性。如:射箭虚空、马用马鞭等。阿西乡业余藏戏团,将“赛马称王”一剧的赛马情节,改为马上表演,虚实结合,形式独特。

服饰与舞美:早期无专门服装,多借用僧侣装或跳“跄”的服装。解放后,民间戏团自制部分服装,至今仍无统一。服装优劣以戏团条件而异,有的装饰华贵,用金银、珊瑚、琥珀点缀;有的服装上有绣工精巧的龙纹鸟兽;也有引进川剧服装以区分富贵贫贱,还有用普通装束的。

化妆一般为面具。脸谱根据角色分类,夸张造型,戴面具或用油彩勾画眼角、眉毛、胡须。面部男性偏黑、女性偏红,赋予色彩寓意:白色心地善良纯洁、红色谋略智慧、黑色倔强残忍、蓝色奸猾多计。

舞美是藏戏艺术中的精华,功夫练习,一般滚翻练腰功、指掌法练手功、脸谱练嘴眼功。步法名称多,如金刚步、锁步、跳步、慢步、士兵步、马步、十字步、碎步、回旋步等。藏戏多以集体表现庆贺,独舞表现恭维。

道具与布景:藏戏道具简洁明快,因剧目和条件而异。吉祥类有:八瑞相、宝幢(伞)、宝瓶、寿草、孔雀翎、宝镜、莲花、哈达等;兵器类有:弓、马、枪、刀、矛、箭、旗、轿、车等;法器类有:金刚杵、海螺、禅杖、佛衣、佛珠等;皮毛图案类有:虎豹皮、獭皮、鸟禽羽、布绢画、图、山石等;生活类有:锅、壶、碗、碟、灯、炉、桌、凳以及生产工具等。道具随剧情增减、视材而代用。

藏戏布景运用象征寓意,有其传统定位法。正中为“旺”,即国王大臣之位;路线为“扎”,即演出行走范围;表演区为“依”,为外八字半弧形。这种总体布局法叫“基”。藏戏强调形式,一般是三角形或阵形。一块布或一张唐卡画为底幕,几张桌凳铺上坐垫或几条地毯便成了宫殿或官邸。

进入80年代以来,藏戏开始走向舞台,并运用录音磁带和灯光。野外露天演出仍受农牧民欢迎。

唱腔与音乐:历史上一首道歌唱完通场,曲调单一。道歌源于宗教唱经曲调,有长短之分,受“跄”影响,又参进打击唢呐配对,继而参入民间舞,具有展现剧情的格局。曲调有“格产登各达”,即喜庆调,包括献茶曲(贾曲);登基调(色赤阿索);民歌调(噜)等10余种。也采用悲歌(蒙噜)、祈愿(莫朗)、征服(德达)和格萨尔说唱调(仲)等唱腔。

县内藏戏的音乐常用“波达拉依”、“丁亚拉”、“尼泊尔曲”、“黄鸭戏水”等。也开始引入现代舞曲、民歌曲、弹唱曲等轻音乐伴和,赋予音乐多样化,以烘托剧情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