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若尔盖 / 文化旅游 / 民俗文化

回族习俗

发布时间:2021-05-20
字体:
访问量:
分享到:

姓名和名称。回族姓氏命名有阿拉伯命名和按照姓氏命名两种,习称阿拉伯名为“经名”,按姓氏取名称为“官名”。回族“经名”只取一个单名。婴儿出生10日内,由阿訇念《古兰经》,为婴儿取阿拉伯语名(即“经名”)。回族十分珍视所命之名,终身不改。回族取名多带象征意义,如象征吉祥的有“全喜”、“全祥”、“全福”等,含纪念性的,如某人祖父或父亲年高者,便取名为“六十二”、“六十四”等,或某家数辈同堂则取名“三辈”、“四辈”等,这种称谓叫“家名”或小名。无“官名”者在经名前冠以姓名即可。不可简称其名。

饮食。回族食品分肉食和植物两大类。肉食品类忌食猪肉以及非阿匍宰杀的动物肉,忌饮猛禽恶兽血液。宰杀禽畜须由具“胡思勒”资格(即净浴洁身者)阿訇边念诵真主名号边下刀。植物类食品,境内回民以酥油糌粑、油炸香饼为主,油香饼酥脆可口,为逢年过节必需品。

服饰。帽子,回族男帽叫“号帽”,女子戴的叫“盖头”。“号帽”无帽沿,以白色为主,也有青、绿、墨绿等色。老年人中戴青色和绛色号帽居多。“盖头”是用细纱织成的头巾,有青、绿、白三色。年轻女子戴绿盖头,中年妇女戴青色盖头,老年妇女戴白色盖头。

婚礼。婚娶要经过“探话”、“送落话礼”、“送大礼”、“拿首”、“定结婚日”、“娶亲”等过程。“探话”即男方家一旦相中某户女子,便派遣与男女双方都亲近的人前去征求女方父母意见并探知女方意见。“探话”人须呈送茶、酥油等四件物品,叫“送四色礼”。接着是送“落话礼”,“探话”后即派探话人等两媒人并携“四色话礼”去见女方母亲,女方家一旦收下“落话礼”,便表明女方及其亲属已允婚。此后,男女双方若是同村要相互回避。随后就是“送大礼”,即男方给女方家中亲属各送一份礼物,以告诉他们姑娘已选定婆家。至此,男方还要给尚未过门的媳妇送去衣、鞋、袜、化妆品、金银首饰及衣料等物品,叫“拿首”。逢年过节,女婿要到岳父家拜访,岳父家须回赠一套衣物鞋袜。提亲后一年的开斋节时,男方送足穿一年的衣物和“四色礼”到女方家,叫“送鞋面”。正式定婚之后,便选择结婚吉日。回族选择吉日是在一周内确定,除星期二是忌讳日外,其余六天都是吉日,其中星期一和星期日尤为吉利。从“探话”到娶亲,每项亲事都要选择吉日。每次送礼,男女双方家庭都要邀请各自亲属和媒人作客,当面过目礼品,以示作证。

娶亲。出嫁之日,新娘面对屋角而泣,以示向纯真美好的姑娘时代告别,泣述此去为他家之人,难报双亲养育之恩的苦情。出门后再不能哭泣,否则被视作不吉利,男方家在得到新娘家通知后,新郎随一名男伴同去迎亲。新娘走出家门前,由阿訇念“尼卡哈儿”经证婚,决定“卡毕尼(聘礼)”,当众询问男女双方是否同意这门亲事,并评定男方担负女方终身吃穿所用及一定数额的财物,并撒“喜果”给众人。

新娘出家门上轿,则由其兄或大弟用新娘家的毯子或红袍裹新娘的身体,半扛着放上马拉轿。到了婆家进洞房时,新郎借起身让路之机用手拍一下新娘,以示迎候。新郎揭下新娘头上盖帕压在自己褥子下,把红头绳压在自己鞋垫下,表示新娘从此须顺从自己。

结婚次日要“恭喜”,也叫“开眼”。新娘头插艳花,随一名婆姨向公婆和长辈们礼拜问候,并得到长辈们回赠的“拜钱”。当日,新女婿到岳父家进餐,丈人方戏验新婿是否机灵聪明。

婚后第四日吃“四刀面”。即切面片时先由新媳妇切四刀,以示从此日起她就在婆家干活了。婚后第六日新媳妇“回门”(回娘家),拜望生父生母及娘家亲属,为时一月。

丧葬。回民称遗体为“埋体”。葬礼程序:首先,将埋体裸置净板上头东足西面左,盖以洁布,铺内点香,称停埋体。之后,用洁布擦拭遗体,阿訇念“塔啥”祷辞,此谓“洗埋体”。若是男尸,则用白布裹三层,若是女尸则裹四层,称“穿卡凡布”。接着由孝子捧《古兰经》,依次从每个人手中传递,称“赎以思嘎退”,即替死者赎罪。用专用的“埋体匣子”运往墓地。下葬时,将遗体置于墓穴窑凹口,先由孝子撒土,随之众人铲土掩埋,阿訇念《古兰经》。自此后,须请阿訇走墓,为期4O天,遗属在家点香礼拜,上墓祈祷。

节日。回族节日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三大节日。

“开斋”节,即斋戒完毕的筵庆活动。斋戒,是伊斯兰教五件“天命功课”之一,斋戒为时一个月,完毕即举行开斋仪式、走墓地、晚辈向长辈道“色兰”、亲友间互贺等喜庆活动。

“古尔邦”节,即所有穆斯林的觐期。回历十二月十日,世界穆斯林均可前往沙特阿拉伯参加朝觐,到麦地那瞻仰圣陵。全麦五功尚不具备者,可在当地举行庆祝活动。

“圣纪”节,是纪念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诞辰及归真之日。回历三月十二日,世界穆斯林举行盛大纪念会,念诵《古兰经》,赞颂穆圣业绩,祈祷真主赐给人类和平与安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