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若尔盖 / 文化旅游 / 民俗文化

游牧

发布时间:2021-05-20
字体:
访问量:
分享到:

  

  解放前,每个牧户居无定所,几家牧民聚在一起成为一个游牧居民点,每年冬季都居住在一起,迁徙时全家一起搬走。春与夏迁出时间不固定,主要视原住地的草是否够牲畜食用,如够用就搬回住地,最长时间大约三个月左右。其生产方式处于半定居半游牧状态即“部落游牧”。

  解放后,每户牧民均有固定的住房,以村、寨为牧民定居点,实行固定的季节性游牧,春、夏、秋三季游牧后,冬季总是回到固定的住所(冬房)。牧民随冬、春、夏、秋季节的变化,统一行动,且有时间、有计划、有组织、有纪律地从一个牧点搬到另一个牧点。主要视各村寨草场划分情况,有的村寨将草场划分成较为明显的四季草场即“更萨”(冬季草场)、“细萨”(春季草场)“亚萨”(夏季草场)、 “顿萨”(秋季草场),一年搬牧四次;有的村寨将草场划分为冬春、夏秋两季草场,一年搬牧两次。无论四季轮牧,还是两季轮牧,老年人和小孩都居住在固定的冬房(更萨)。牧民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形式,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草场资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